世界自然基金會攜手青年力量共論“明日之後,低碳之道”

“低碳之道”環保沙龍由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攜手減客網共同主辦,旨在聚集有影響力的專家學者、媒體精英和商界領袖,擴散環保理念,影響消費行為,共同推動可持續低碳發展之道。沙龍通過微論壇活動針對熱點環保話題,對話嘉賓頭腦風暴,論道發展願景與途徑,解析與消費決策相關的低碳之道。

2012年12月21日是瑪雅人傳說中的第五個“太陽紀”結束的時候,也是不少人相信的“世界末日”。到底我們,尤其是青年人該如何面對這一“末日說”參加WWF(世界自然基金會)低碳之道環保沙龍第十期活動的嘉賓們認為,我們應該關注的不是“末日”本身,而是導致末日的原因以及末日發生後我們應該採取的應對措施。

“其實末日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們來不及思考,來不及對身邊的環境投去深深的愛護、情感和哀憫,就已經被各種自己製造的人為災害所吞噬了。”WWF上海專案主任任文偉博士表示,“本次沙龍的目的旨在於引導大家用科學的態度去認識‘末日’,用低碳的手段去積極應對人類文明的‘明日’。”

嘉賓們站在科學人文的不同角度,對地球和人類文明的歷史、現狀以及未來展開了討論。來自上海氣候中心的田展博士率先給大家科普了全球氣候變遷的科學事實。《低碳大變革》一書的作者陳波博士從社會發展的角度深入淺出地揭示低碳大變革的來龍去脈。來自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研發部的李瑾博士展望了未來普通人與“碳交易”的故事。全球節能環保網產業研究中心主任,低碳俱樂部發起人李碧浩通過對產業鏈的觀察和分析,提出了環保作為新興產業的前景。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為了展示青年精英的活力與才華,本次沙龍所邀請到的活躍於氣候變遷與可持續發展領域的青年活動家,來自世青創新中心(Youthink center)的高級專案官員左菁穎,她曾於2007年,作為上海中學生的唯一代表,參加了與國際空間站宇航員的對話。研究生畢業後又投入了可持續發展事業。通過對成長經歷的分享,左菁穎講述了她與科學與可持續發展未來的不解之緣;來自青年應對氣候變遷行動網路(CYCAN)的楊敏嘉,作為觀察員參加了多哈氣候大會。通過與大家分享在COP18發出的"we are worried!"的呐喊,她提出了中國青年人更應該肩負起明日之重任的期待。

作為年度特別活動,本期沙龍還設計了生存遊戲環節,旨在讓參與者理解,在災難面前保持理智,採用科學手段積極和冷靜地應對,才是生存之道。

“我們相信,明日之後還有明日。只要我們珍惜現在,用低碳之道譜寫未來,才能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留下一個生機勃勃的地球”,任文偉博士表示。





    全站最新更新

    全站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