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年全球或將升溫3.55度

9月28日發佈的一項新的研究結果顯示,目前世界各國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承諾可能會使全球平均氣溫到2100年上升3.55攝氏度。這將遠高於被許多政治家和研究人員視為安全底線的2攝氏度。

大約再過兩個月,為了完成一個新的全球氣候協議,聯合國將在法國巴黎召開會議。而此時發佈的這項研究則著眼於世界各國已經承諾的到203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水準。它們被正式稱為國家確定的預期貢獻,即INDC。

迄今為止,有72個國家遞交的INDC對全世界大約65%的碳排放負責。(超過190個國家將最終參與其中。)這72個國家包括全世界主要的碳排放國家,例如美國和中國。然而有一些碳排放大國卻並沒有遞交INDC,它們包括印度、巴西、伊朗、印尼、沙烏地阿拉伯、南非、泰國、土耳其、烏克蘭和巴基斯坦。

由位於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非營利組織“氣候互動”主持的這項新的建模研究假設碳排放量在本世紀2030年後餘下的歲月裏將保持平穩;各國既不會對排放進行更多的限制,也不會讓碳排放量上升。這最終將導致隨著碳污染持續在大氣層中積聚,全球溫度也將持續升高,進而無法實現將全球升溫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的目標。

一直關注全球氣候的劍橋市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建模學者John Sterman表示:“迄今為止的承諾讓我們走上了這條道路,但它們並沒有把我們送到想要去的地方。”他說:“採取更為激進的措施勢在必行。”

該模型同時強調,在這種情況下,未來,發展中國家將在全球年度碳排放中佔據更大的份額。這一場景預測,到2100年,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將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80%,而美國和歐洲國家所占份額將不足20%。

該模型遵循之前的研究表明,像往常一樣,假設全球碳排放一直持續增長,到210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增加4.5攝氏度。因此“氣候互動”聯合主任Andrew Jones表示,當前各國的承諾將在2100年使全球變暖減少近1攝氏度是一項非常偉大的成就。Jones指出,要想取得更進一步的進展則還需要採取行動,實現當前的INDC——這只是已經承諾的那部分內容,同時還應該制定下一步更為積極的目標。他說:“現在最大的問題是2030年後究竟會發生什麼。”

“氣候互動”其實只是從事氣候排放相關研究的三個主要團體中的一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年度《排放缺口報告》預計將於今年11月發佈,其中包括減緩和適應全球變暖方面的承諾。而由歐洲學者主持的氣候行動追蹤組織對各國貢獻的力量進行了評估。例如,它將美國等國家評為“中等”,因為這些國家需要依賴其他國家的貢獻保持2攝氏度的升溫。而只有兩個國家的貢獻是“充足”的——埃塞俄比亞與摩洛哥,但沒有一個國家的INDC能夠成為“行為榜樣”。

與此同時,“氣候互動”希望人們能夠即時追蹤INDC及其對全球變暖的潛在影響。該組織向電腦和手機用戶提供應用程式,從而能夠自動追蹤各國的INDC變化。





    全站最新更新

    全站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