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學術機構:全球野生動物數量40年來銳減近六成

倫敦動物學會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共同發佈的一項評估報告顯示,全球野生動物數量自1970年以來已銳減58%。報告同時指出,如果這種趨勢持續,到2020年,地球上的脊椎動物數量可能下降三分之二。

報導稱,這份“生命地球指數”報告認為,人類活動造成的棲息地缺失、野生動物交易、污染和氣候變化等都造成了野生動物數量的減少。而報告數字顯示,生活在湖泊、河流和濕地的野生動物數量減少的幅度最大。

世界自然基金會科技政策主管麥克·巴瑞特表示,如果“一切照舊”,人們將看到這些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持續下降。但他認為,目前已到了無法再以任何藉口繼續讓這種情況持續下去的時候了。

倫敦動物學會的“生命地球指數”每隔兩年發佈一次。該報告旨在對全球野生動物的生存狀態進行評估。今年的報告對3700多種鳥類、魚類、野生哺乳動物、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資料進行收集。研究人員然後對其自1970年以來的數量及規模進行分析。

上次報告於2014年公佈。當時的報告稱,過去40年來,全球野生動物數量減少了一半。但最新發佈的報告稱,全球野生動物數量自1970年以來已銳減58%。

報告指出,野生非洲大象近年來因偷獵增加而數量大減,鯊魚也因過量捕撈而數量減少。

研究人員認為,脊椎動物數量以平均每年2%的速度減少。報告警告稱,如果不採取行動,野生動物數量在十年內將減少67%。

儘管這份報告為野生動物保護敲響警鐘,但報告的調查方法也受到了外界的批評。美國杜克大學環保生態學教授皮姆表示,儘管野生動物數量在減少,但報告收集的資料之間有很多空白,很難將野生動物的數量減少歸咎于一種單一因素。

他表示,這份報告中的“有些數字是理智的”,但有些數字卻“非常、非常粗略”。


熱點

相關文章

本欄目推薦

本欄目最新更新

本欄目熱門文章

全站推薦

全站最新更新

全站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