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中的塑膠“瘟疫”

十幾個國家組成的搜尋小組在尋找馬來西亞失聯客機MH370的過程中,人們一次次地聽到印度洋洋面上漂浮著疑似客機殘骸物的消息,但是最終卻是一次次地證明,這些漂浮物只不過是各式各樣的海洋垃圾,從巨大的塑膠垃圾到捕魚設備,無奇不有。

專家們說,海洋吞沒了大量的垃圾,即便是距離海岸線很遠的大洋中間同樣也可以找尋到垃圾的痕跡。很大一部分垃圾都是塑膠製成的:牙刷、塑膠袋、水桶……綠色和平組織海洋生態問題專家馬克(Thilo Maack)說:“每年全世界生產的合成材料總量約為2.8億噸,據推測這其中20%最終進入了大海。”

海洋中究竟容納了多少垃圾,誰也不知道。專家說,人們注意到的只是海面上漂浮著的垃圾,而這只是問題的一部分。深海中還藏著數量更為巨大的垃圾物。馬克說:“問題很嚴重。單單是在北海,據估測海底就沉積著30萬噸塑膠垃圾。”

太平洋是全球最大的垃圾場?

海洋中的垃圾隨著波浪和風暴的推卷,不斷移動著,從一片大陸漂向另一片大陸。太平洋北部已經形成一片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這塊巨大的垃圾“地毯”面積相當於中歐地區。

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IOC)執行秘書長沃森-懷特(Wendy Watson-Wright)說,提到太平洋垃圾帶人們很容易就想像為是連在一起的垃圾帶,或者是垃圾山。“事實上,這卻是一種錯誤的認知。垃圾帶的大部分是一些零碎的小塊垃圾組合在一起。這同時也就增大了清理海洋垃圾的難度,”沃森-懷特說:“如果是大片的整塊的垃圾,清理起來要容易得多。”

數百年的“詛咒”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塑膠材料很難降解。綠色和平組織的馬克說:“即便今後不再生產新的塑膠產品,現有的問題也夠解決的了。”另外海水的製冷效果更減緩了陽光照射和高溫形成的降解過程。所以海洋塑膠垃圾全面分解大概要花上數百年的時間。

塑膠垃圾潮對海洋動物世界構成致命的危險。海洋中的動物將塑膠垃圾誤認為是食物,在吞食後中毒死亡。例如海龜本來以水母為食,但是海洋中漂浮的塑膠袋和水母看起來很相像,海龜誤吞了塑膠袋之後,塑膠袋堆積在海龜的食道,最終造成海龜痛苦地死亡。

還有很多海鳥誤食了旋塞、牙刷頭或者打火機。還有些幼鳥被錯誤地餵食塑膠垃圾,最終腹腔滿滿地被餓死或者渴死。

改變思路從我做起

馬克和沃森-懷特一致認為,想要長期改善海洋狀況,唯一的可行性是從根本上進行改變。從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以至每一名公民都必須參與這個龐大項目,負責任地處理或避免製造垃圾,從而貢獻一己之力。“此外,製造商必須擔負更多責任,”馬克如是說。 “生產塑膠者也必須參與處理或更有效回收的過程。”沃森-懷特則指出,有必要建立可持續的廢棄物管理機制,以確保“塑膠及其它有害物質最終流向相應的廢棄物管理系統,使其沒有機會流入海洋中。”

有關人員在印度洋搜尋馬來西亞航空失聯客機時,發現的最大漂流物長度超過20米。這樣的大型垃圾錯誤點燃了心急如焚家屬的希望,海洋中的嚴重污染也短暫映入全球觀眾的眼簾。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的沃森-懷特希望,上述畫面將作為集體記憶深植民眾腦海中,甚至能帶來些許改變。“若要從不幸的馬航370客機失蹤事件裏找到些許正面價值,那便是它可能喚醒人們對海洋中大量垃圾的關注, 這些垃圾每天因人為錯誤而落入全球海洋之中。”





    全站最新更新

    全站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