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使关爱动物的同情心不致耗竭?

【导语】同情心耗竭症是人道救助动物工作中不足为外人道的职业病。动物关爱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天职,随着回报而来的是巨大的情感艰辛,每一天都带来希望与绝望的混合体。以帮助和保护危难中的动物为使命,我们必须既明智又坚强。了解同情心耗竭症及其对治措施也许无法抹去所有与天职俱来的痛,但它会帮助我们重拾希望,做好只有我们才能做好的重要工作。

一个人关爱动物并不难,难的是持续地、有效地、一辈子关爱动物,自始至终激情与理性并存,对需要救助的动物和救助动物的自己都不放弃、不抛弃。这一点,作为动物保护志愿者的你和我,做得到吗?做得好吗?

不知道从何时起,每天每天,只要一打开邮箱、微博、微信、短信······99%都是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传来的动物被虐待、被虐杀的恶性消息,此起彼伏,愈演愈烈。只需瞥一眼标题就完全知道里面的图片和视频惨烈到何种程度,根本不用看,根本不敢看,可又不能不看!······

猫狗等伴侣动物被虐待、被遗弃、被偷盗、被虐杀、被虐食,某地一旦发生狂犬疫情一大批无辜犬类便被虐杀勿论;牛、猪、貂、兔、鸭、熊等农场/经济动物被灌水、被活剥活拔皮毛、被活体抽取胆汁;实验动物被滥用、被人为制造巨大痛苦后弃之如敝履;野生动物园的动物被饿死、被迫同类相残、被活体投食;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的虎、狮等动物被拔牙、拔爪以便游人与之合影戏弄、孔雀等动物被迫表演到累死;影视演艺中的动物被肆意滥用、被虐待乃至被虐杀······中国动物的生存现状无疑是世界上最悲惨和最严酷的,中国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没有动物保护法律的国家。

泪干了,心碎了,牙关紧咬,浑身颤抖、噩梦连连······接下去可该怎么办?要救的与能救的数量完全不成比例,你这边费尽心力救一只,他那边轻而易举就制造出无数只,何时能是个尽头?哪天才有希望?替人类向动物赎罪的中国动保人,哪个不心力交瘁弹尽粮绝?谁人不患有动保法饥渴症?没有抑郁症的又有几人?如何自助助人?自救救人?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第一次听到了英文的"Compassion Fatigue"( 同情心疲劳、同情疲倦、怜悯心枯竭)一词。2008年春,美国人道对待动物协会的年度动物关爱博览会在佛罗里达举行。除为近1500人所准备的大会议程外,还为我们来自几十个不同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动保代表开了个"小灶",安排了针对性强的特别议程,其中就有有关如何应对动保人士经常遇到的通病--同情心耗竭症--的专家讲座。事后我还得到了一本专著《动物关爱界的同情心耗竭症》(Compassion Fatigue in the Animal-Care Community),如饥似渴,一读为快。回国后很快翻译出该书的前言与第一章,后却囿于心理学知识贫乏而搁浅,希望有人能接着翻译全书并力争出版,使更多动保人获益。

该书的作者是查尔斯·R·费戈力博士((Charles R. Figley)与罗伯特·G·如普博士(Robert G. Roop, Ph.D.),由人道对待动物协会出版社(美国人道对待动物协会分支机构)于2005年出版,采用100%消费后再回收的纸张,经无氯加工和森林管理委员会体系认证(FSC),以大豆油墨印刷--特别指出这一点是因为,在我看来,只要有可能,一本动保著作如不考虑以环保纸张和环保方式印刷,那其诚意与意义无疑是要打折扣的。

费戈力博士是Fullbright学者与教授、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创伤学研究院院长。其著述计有二十余种,包括《同情心疲劳:为受创者提供治疗者中的继发性创伤应激障碍》(1995)、《同情心疲劳:应对继发性创伤应激障碍》(1997)、《简明受创者疗法》(2002)、《治疗同情心疲劳》(2002)等,是全球最重要的同情心耗竭症问题研究专家。

如普博士是全美最大动保机构美国人道对待动物协会负责人力资源与教育事务的副总裁。持有团体咨询心理学的硕士学位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博士学位。他所领导的"美国人道对待动物协会大学"为动物关爱与管理界提供职业发展机会。作为一名治疗同情心耗竭症的持证专家,他曾先后在韦伯斯特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与美国天主教大学授课。他把此书献给致力于改善所有动物--无论大小--的生活品质的爱妻劳拉以及许许多多如此慷慨地与其共享希望与关爱之路的动物关爱给予者。

关于本书的缘起两位作者写道:

"若干年来,我们一直合作为动物关爱界的成员们开设关于如何以减轻压力及其他方式与同情心耗竭症作战的领先课程。我们花费许多时间钻研学术刊物、书籍及网站,旨在为我们独特的读者群找到最适宜的信息。尽管我们已倾尽心力,却仍未能找到一个专门聚焦于动物关爱界专业人士的同情心耗竭症起源。《动物关爱界的同情心耗竭症》试图填补这一空白。

本书着眼于深切地关注其工作、具有献身精神的专业人士。这些动物收容所的工作人员、经理、兽医、兽医技术员、兽医人员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工作是因为他们关切。事实上,他们对工作的关切之深使工作变成了生活。在工作时,这些专业人士体验着愉悦与满足,但同时也经历着难以言说的痛楚与磨难。他们感受着工作--职业--之痛,但却义无反顾。在这种献身精神的背后也许有着多种原因,但其中之一无疑是把这些人与动物联结在一起的那根强大的人与动物之间的纽带。这一联结也许会给这些专业人士带来极乐与满足,但随之而来的可能也会有演变为同情心耗竭症的所有必要因素。

我们希望透过解释何为同情心耗竭症及其成因、它与同情心满足感与职业倦怠的区别、它如何受到动物关爱专业人士所建立的不同类型的关系的影响,能够向关爱施予者介绍自我关爱的框架概念。我们相信,这一自我关爱的框架概念将成为我们抗击同情心耗竭症的最重要的一部分。"

根据大多数的词典释义,"感同身受"是认同与理解他者的情形、感觉与动机。如果一个人不具备感同身受的能力,感同身受是不可能发生的。智力虽然重要,但对这个过程而言却不是必要的。许多聪明人在与某人共度时光后仍不能揣摩其人的思想、感情与体验。拥有感同身受能力的我等知道这一点,并应该为拥有这一天赋而感到十分幸运。

"在这本书里,我们会向你解释同情心耗竭症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会讨论关爱他者的代价,讨论身处动物关爱领域的我们如何反过来发现这是以牺牲自我关爱为代价的。我们会讨论同情心在施助过程中的重要性,但富有同情心亦将我们自身置于危险之中。我们在这里提供了一份路线图,帮助你了解何为帮助他者的边界,包括其中至关紧要的概念及其定义。我们希望向你展示最善于助他者往往正是最易染上同情心耗竭症者;同情心耗竭症以及帮助他者所产生的其他不希望看到的后果是可以预防的;并通过了解同情心耗竭症的起因、后果以及治疗对策,使得你既可以帮助他者,也可以帮助你自己避免罹患该症。对你们中那些希望通过了解在与动物保护无关的领域中对同情心耗竭症的研究成果进而彻底了解关爱的代价者,我们提供对同情心耗竭症这一问题的学术性观点。我们同样还将讨论已被证明行之有效的评估与治疗同情心耗竭症的方法。"

具有同情心的关爱施予要有关注的行动。我们也许具有相当的感同身受的能力,对当事人既同情又感兴趣,但同时我们必须对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切表现得训练有素并专注关切。这就要求把我们的自己的感受与需求放到一边。以专业的方式给予关注会使我们获得信任并与当事人建立联系。在这一过程中,最好能够得到准确诊断所必须的信息,在正确的时候以正确的方式提供正确的服务。"

与感同身受紧密相连的是同情心,后者被定义为一种对他者所受苦痛的深刻觉知,加之解除其苦痛的愿望。同情心是一种专注的感同身受,是以行动为导向的。很多动物关爱者的工作既有成就感又有重压感,你我也不会例外。

美国人道对待动物协会总裁与首席执行官Wayne Pacelle为该书所作的序言本是就是一篇关于此问题的佳作,故特译出并全录于此:

"动物关爱不仅是一份工作。对工作在动物保护领域的绝大多数人而言,这是一种天职,随着回报而来的是巨大的情感艰辛。无论你是在收容所、避难所、兽医诊所抑或全美上千个动物保护团体之一工作,每一天都带来希望与绝望的混合体。即使是在最好的日子里,也有失望与痛苦的道德选择--还有那总也做不完的工作。

《动物关爱界的同情心耗竭症》提示我们:除非我们愿意直面动物所遭受的痛苦--无论以何种令人痛苦的方式--我们就无法实现帮助危难中的同伴生灵的天职。更重要的是,正如费戈力博士与如普博士所展示给我们的,尽管这份需要同情心的工作实属不易,但确有实用的办法来掌控情绪的挑战,在每一个日子里奋力前行。

对收容所工作者与志愿者而言尤其如此,他们将会在《动物关爱界的同情心耗竭症》里找到宝贵的指南。

他们满怀着拯救生命的希望来从事收容所的工作,但常常事与愿违,工作需要他们对(空间不足或无人领养的)动物实施安乐死,他们对此充满了悲伤与歉疚之情。即使这些收容所每天也在拯救其他流浪动物,这对他们仍然是个巨大的情绪上的负担,对这些人而言,这是一本必读之书。

《动物关爱界的同情心耗竭症》延续了威廉姆·H·史密斯1990年出版的《安乐死:人的因素》--第一本研究动物关爱职业中的同情心耗竭症问题的心理学专著。费戈力与如普多年来合作举办专题讨论会并为全国各地的动物关爱专业人士提供咨询,这些人士面临着安乐死及其他令人情绪痛苦的情境。这一实践经历使本著作远不止是一项学术活动:他们曾近距离地看到过收容所工作者的悲痛与遗憾,了解这在其工作中会深入到何等程度。

许多年来,同情心耗竭症是人道救助动物工作中不足为外人道的职业病。它造成收容所工作者的低产出与高损耗,最糟糕的还有绝望。费戈力与如普用学问、体验与同情,来解释同情心耗竭症的起因、症状与治疗方法。他们强调自助的重要性,并提供个体容易实行的具体计划以减缓疲劳症状。

以帮助和保护危难中的动物为使命,我们大家必须既明智又坚强。对成千上万应召为动物工作的男人和女人而言,《动物关爱界的同情心耗竭症》将会成为坚强与明智忠告的来源。本书无法抹去所有与我们的天职俱来的痛。但它会帮助每一位读者重拾希望,做好只有我们才能做好的重要工作。"

此书对我的一个实际作用是,从此,面对任何虐待虐杀动物的噩耗,不再发抖,不再痛哭,而是化悲痛为力量,迅速而理性地思索能做些什么并马上行动起来。

除了感同身受,动物关爱施予领域的同情心还要求对动物及其主人感兴趣。然而,动物关爱领域的工作者却对那些虐待动物者鲜有同情心,因为同情即意味着对这些个人的福祉感兴趣。情况通常并非如此。

日后重读该书的这一部分不禁让我想起了2013年的世界动物日庆典法会。当时,来自佛教界、动保界、学术界、新闻界及各界人士数百人在河北石家庄一起隆重庆祝这一年一度、一年一天的动物朋友的节日,高僧大德的开示穿插其中,至为殊胜。

最难忘的是时任石家庄真际禅林当家师明影法师的开示。请教他:作为一名中国的动保志愿者,每天收到的都是来自全国各地动物惨遭大规模残害的负面新闻,都面临生离死别的极度考验,人人心里都淤积了太多的愤怒、仇恨、痛苦、悲伤、挫败、内疚、无助、绝望等消极情绪,究竟应该怎么办?

明影法师用他那慈悲、清净的语气告诉我们,不仅要替被残害的众生--动物--祈祷和忏悔,同样重要的是也要替那些残害众生者祈祷与忏悔,因为他们今世与如此之多的生命结下了血海深仇,来世必堕三恶道加倍偿还,无边苦海等着他们,所以,罪恶的灵魂最需要救赎,最可怜的也许竟是这些侩子手,祈祷他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吧。在他的带领下,与会者齐声朗读《慈经》:

整个宇宙,从最高界到最低界,愿大地众生,远离烦恼、嗔恨、苦难、危机。

整个宇宙,从最高界到最低界,愿水族众生,远离烦恼、嗔恨、苦难、危机。

整个宇宙,从最高界到最低界,愿飞禽众生,远离烦恼、嗔恨、苦难、危机。





    全站最新更新

    全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