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碳库:呵护大地的多赢之举

在第42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给地球“降温”即二氧化碳减排,自然成为焦点话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我国郑重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将在2005年基础上碳减排40%-45%。

业已开始的“十二五”期间,我国地质工作将从“资源采掘”向“地球修复”发展,推进意义深远的三大地质减碳工程:土壤碳库、岩溶碳汇、地热减碳。

土壤碳库:呵护大地的多赢之举

最近对东北平原土壤有机碳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令人忧虑。由黑龙江、中部吉林到南部辽宁由寒温带、向温带暖温带过渡,表层土壤碳密度逐渐下降趋势。与我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进行比较,20年间,东北平原表层土壤有机碳有所降低。

土壤有机碳不单以二氧化碳形式释放,水土流失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土壤有机碳消失,实际上是土地沙化过程,土壤有机质越少,土地沙化越严重,因为没有团粒结构了。实际上,土地沙化就是有机碳消失的过程。中国地质调查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奚小环说,提高土壤有机碳应该成为一个战略措施,这意味着农业生产要更多施用有机肥,而不是化学肥料。

由于森林面积有限,耕地要承担更大减排目标。最为重要的是,增强土壤有机质和加大土壤固碳作用,同时也是耕地保护的重要战略措施,可以实现污染减排、农业增产、环境净化和沙化防治等“多赢”。

据介绍,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是,土壤有机碳储量大,研究估算陆地土壤碳储量约为大气碳库2倍。土壤碳库活跃度大,全球土壤有机碳10%转化为二氧化碳,其数量将超过30年来人类二氧化碳总量排放。土壤的巨大碳容量和天然固碳作用,是减缓碳释放的最经济有效途径之一。而准确测定土壤有机碳储量,成为基础课题。

中国地质调查局实施的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取得大量高精度土壤有机碳数据资料,使准确系统地计算我国土壤碳库成为可能。这一调查主要部署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及东北平原等主要农业产区。目前调查工作已完成160万平方公里,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全国共计采集样品200万件以上,分析组合样品约60万件,为中国土壤碳库计算和研究提供了系统的基础资料。





    全站最新更新

    全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