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贴士能拯救地球吗!

为什么每个人都这么轻信,那些微小的举动就可以阻止气候恶化?

为什么每个人都这么轻信,那些微小的举动就可以阻止气候恶化?环保人士和政府告诉我们,那些家庭的小贴士、小办法就可以“拯救气候”。你肯定都知道这些事:循环使用塑料袋、关掉待机的电器、在办公室使用自己的杯子(译注:减少一次性杯子的使用)。这些小贴士之后总是紧跟着最新的气候恶化新闻:“我们带来的并非全部都是坏消息”,他们会这么说,“你今天就能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它们确实可以改变现状。”

但真的如此吗?例如,我们常常为了重复使用塑料袋,或者使用其它代替品而感到烦恼。但人们却十分热衷于这个话题。关于禁止塑料袋或者加附加税的请愿在网上总是居高不下。爱尔兰已经开始强制征收特殊包裹税,在德文郡的一个镇子,已经开始禁止使用塑料袋。

塑料袋的确丑陋、浪费并可使海龟致命(丧生)。但是他们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却非常小。每个英国人每年大约使用134个塑料袋,这些塑料袋将造成大约2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每个英国人年均排放量(11吨)的五千分之一。

至于待机电器的问题,被视为浪费型消费文化的典型例子,常常遭到激烈的指责。然而,这也很难成为个人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维持一台电视机一年待机所需的电力,仅仅造成25千克二氧化碳排放,这虽比塑料袋的影响大很多,却还是小于英国人均年排放量的0.2%。

另一个听上去很可靠的办法:每次只烧适量的热水。政府曾把此作为1999年的一项名为“你是否做出了你的贡献”的环保活动的重要内容。但这个办法实际上只做出了很小的贡献。根据政府的统计,如果你坚持只烧适量的热水,那么每年你可以减排100千克二氧化碳,依然不到年人均排放的1%。

请不要误解我。所有以上提及的行为,都是绿色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每一件我自己都在实行,我在刷牙时关掉水龙头、使用淋浴、关灯看电视,等等。然而,这类“环保者常做的10件事”暗含一个很严重的误解。这些事情几乎不可能等价于与真正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严肃决定,例如:减少乘坐飞机,住在工作地点附近(少开车),给房子使用隔热材料……

根据Mori的调查资料,人们对优先权确实存在很严重的误解。40%的人认为他们能为阻止气候恶化所做的最主要的事情是回收家庭垃圾,实际上这对减排的影响不大。只有10%的人认识到使用公共交通系统,减少国外旅游更有效,更重要。

这些“小办法”还削弱了人们对气候恶化严重性的认识。公共政策研究所(IPPR)在最近的报告中指出,对于气候变化,这些家庭的,日常习惯的,无聊的,过于简单的理解,就像那些“你能做的20件拯救地球的事”,IPPR尤其指责这样的标语,他们把一些琐碎的事情与严肃的气候恶化警告联系在一起,使得人们轻视甚至否认气候恶化的严重事实。

恐怕你会觉得我的话很刺耳,但是请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事情。想象某人正在举行一场抵制吸烟的活动。他展示死于肺癌的人的照片,配以这样的标语:“想要健康很简单──每月少抽一根烟。”

我们不需任何反应时间就能知道,这样的宣传活动肯定要失败。宣传的目标如此滑稽,展示的图片与传达标语之间的沟壑如此之大,所有的吸烟者对此只会一笑了之。

那么,为何善意的学校、议会、绿色团体却总是坚持鼓励那些没有效果的行动呢?他们的逻辑也许是这样的。简单的举动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且提供一种入门级的作为。而扔给人们吓人的大动作的解决方案则会把人吓跑。为人们提供简单可行的事情去做,并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理论上,这样可以为下一步的行动打下不错的基础。

理论上的确如此。可是,有足够多的社会调查证实,它没有起作用。一方面,使解决方案足够简单并不能保证每个人都会落实。政府花费了2200万欧元在“做出你的贡献”这样的活动上,随后不得不承认这些活动没有在个人行为习惯上造成什么显著的变化。

更危险的是,人们可能以接受这些简单的办法为借口,拒绝更有意义,更有挑战性的生活方式的变革。关于废品回收,Mori表示,它已经成为一种行为的图腾,人们回收废品成为一种借口,以逃避接受更多生活变革的责任。换句话说,人们可以接受那些最简单的办法,就像一种策略,使他们不必真正改变行为习惯却又在道德上得到安抚。

政府和商界,比起个人,更加青睐这种不痛不痒的行为。因为鼓励公众、顾客或者员工们举行小规模的自愿活动,总是比通过限制法案或者重新考虑商业模式要安全得多。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对优先权的认识。只有让人们了解气候恶化比其他问题更为紧迫,而引起恶化的温室气体排放如何可以减少到最低程度,才是最有利的解决方案。当人们知道一次往返澳洲的飞行对气候的影响相当于730,000个塑料袋或煮176,000壶热水的影响,人们才会做出明智的决定。

我们还需要重新考虑我们谈论气候变化的方式,假设人们只能接受较低水平的建议本身是可耻的。我们需要展示一个全方位变革的生活方式。我们必须明白,自愿行为永远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根本上的政策,经济和社会变革。

摘译自英国卫报“Can this really save the pl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