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生產何以引發赤潮

在家畜養殖方面,人們最不常討論的話題便是糞便問題——家畜的糞便。令人驚訝的是,當人們用密集餵養的方式將家畜快速催肥的同時,這些其所產生糞便的數量也非常驚人。

以一頭1,250磅重的肉用養殖牛為例,每頭牛每天產生的糞便可重達45磅(據美國養牛協會統計,美國肉牛的平均體重為1,350磅)。而生豬平均每天的排泄物在11磅左右。

客觀來看,人類平均每天只產生約120克(約四分之一磅)的糞便。

因此,當你把這些家畜關在緊湊擁擠的養殖場中,“高效地”快速養殖時,也會產生成噸的排泄物,這一點也不毫不誇張。這也就意味著產生大量的高濃度營養物質,比如氮和磷酸鹽,這些富營養物質可被用作肥料,但一旦流入水中,就會導致赤潮和海洋死區的出現。

在中國,豬肉是主要肉食,中國每年人均消費81磅豬肉,每100英畝的耕地上飼養著94頭生豬(在美國,每100英畝耕地上飼養的生豬數量平均為20頭)。這樣的飼養密集度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事實上,農業在水污染方面造成的危害更甚於工業。

下圖是威爾遜中心中國環境論壇(China Environment Forum of the Wilson Center)製作的圖表,反映了豬肉生產對環境的影響。

全球越來越多的人消費得起豬肉,而這所帶來的危害也日益加劇。

原文鏈結:“蝴蝶效應?豬肉生產何以引發赤潮





    全站最新更新

    全站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