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指出全球3/4珊瑚礁面臨威脅

過度捕撈、沿海開發、人類污染以及全球變暖是主因。

全球的珊瑚礁正變得更糟。2月23日發表的一份新報告指出,如今,全世界有75%的珊瑚礁正在受到威脅,而10年前,這一數字是58%。作為對一份1998年發表的報告的修訂,世界資源研究所(WRI)與另外24家組織在一份名為《珊瑚礁危險再現》的報告中指出,地方壓力,特別是過度捕撈、破壞性捕撈、沿海開發,以及附近陸基人類活動產生的污染對此負有主要責任,同時全球變暖導致漂白效應和海洋酸化的增加,也使得珊瑚礁難以生長,從而讓問題變得更加複雜。這個消息甚至比2008年的一項評估還要糟糕──當時的《全球珊瑚礁狀態:2008年》推斷,全世界有46%的珊瑚礁是健康的,並且沒有面臨任何可以預測的威脅。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局長Jane Lubchenco在就這份報告於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召開的情況通報會上表示,“威脅已經從令人擔憂變為可怕”。

與1998年的工作相比,在衛星資料的幫助下,這項新的分析以比前者高出64倍的解析度,對珊瑚礁進行了一次更為精細的調查。

這份報告評估了如果這些預測變為現實,居住在珊瑚礁附近的2.75億人口將如何過活。報告的結論是,鑒於現狀,超過90%的珊瑚礁將在2030年遭遇風險,並且幾乎所有的珊瑚礁將在2050年面臨威脅。

報告指出,由於經濟、社會方面的因素,全球有27個國家的珊瑚礁面臨的威脅較大,其中海地、格林伍德、菲律賓、科摩羅、瓦努阿圖、坦桑尼亞、基裏巴斯、斐濟和印尼9國面臨的威脅最大,這是因為當地的社區嚴重依賴珊瑚礁作為他們的食物和生計來源。

為了減緩珊瑚礁的衰退,這份報告呼籲建立更多有效的海洋保護區,特別是在人口稠密的地區。報告指出,全世界大約有27%的珊瑚礁位於海洋公園和保護區中,但只有6%的珊瑚礁得到了有效保護。這份報告同時指出,當地方威脅來自於捕魚、污染,以及其他因素造成的減少,珊瑚礁的數量尚能夠反彈。但是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史密森學會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Nancy Knowlton強調,“如果我們希望在2050年左右還有珊瑚礁,那我們必須應該做一些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有關的事情”,從而減緩全球變暖和酸化。

Lubchenco則補充說:“我們還有一個機會扭轉珊瑚礁的減少,但機會的視窗是有限的。”他指出,“這份報告為政策制定者、商界領袖、海洋管理者等敲響了加大保護珊瑚礁迫切性的警鐘……報告清楚地表明,包括氣候變遷在內的地域性和全球性壓力已經對珊瑚礁產生巨大影響,這一美麗、珍貴生態系統的未來處於危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