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 2009年的温度第二高,近十年是最热的十年

“2009年,很明显,尽管根据卫星数据显示是太阳极小期的最低年,全球暖化现象并没有停止。”

据美国宇航局(NASA)网站上发表的最新数据分析报告,2009年是有记录以来第二热的年份。而根据戈达德空间研究所(GISS)的分析表明:2009年是南半球自1880年以来最热的一年。

尽管2008年是最近十年中最冷的一年(因为热带太平洋变冷),但2009年的全球温度重新上升到接近最高纪录,达到有记录历史以来的第二高,该年的温度只比最热的2005年低一点点儿,其它温度接近的年份有1998、2002、2003、2006和2007年。

GISS的主任詹姆斯·汉森说:“每年的温度排名固然重要,但这还不是最说明问题的,关键是热带厄尔尼诺-拉尼娜循环(tropical El Nino-La Nina cycle)现象导致的全球温度的杂乱变化。但当我们用5年或10年平均来使变化最小时,就会发现在全球暖化持续发展。”

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在过去的3个十年间,GISS的地表温度记录显示每十年上升0.2摄氏度。自1880年开始有现代科学仪器精确监测温度以来,就显示有明显的暖化趋势,只是在1940代和1970年代这个趋势不明显。

2009年,尽管北美的12月非常的冷,但这一年的温度还是接近最高纪录。北极的高气压减弱了东西向的大气流动,使由北向南的大气流动增强,从而北极的冷空气南下。其结果是寒冷的空气从北极冲进北美,并使中纬度的空气流入北方。

汉森说:“当然,连接在一起的48个州(指美国)只是整个世界面积的1.5%,所以美国的温度对全球的温度影响很小。”

总的来说,全球平均温度自1880年以来增加了0.8摄氏度。

解读温度记录

气候科学家同意,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的上升导致地表吸收更多热量,是自1880年以来温度上升的主要原因,但这些温室气体并不是导致全球升温的唯一原因。

其它关键的原因有,太阳光照辐射的变化、热带海水表面温度的波动,以及气溶胶浓度的变化等,也可以导致整个地球温度的微小变化(增加或减少)。总体上说,这些影响都不足以解释自1880年以来的全球暖化。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海洋影响全球温度的主要例子。它们可以解释洋流导致的南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冷或热)。

拉尼娜现象有降低全球温度的趋向,它使秘鲁海岸上升的冷水向西方的太平洋赤道方向扩散,从而使温室气体导致的暖化现象得以缓和,导致2009年最初的几个月温度徘徊不定,使厄尔尼诺周期在十月开始并可能持续到2010年。

1998年特别强的厄尔尼诺周期使当年的温度异常高,汉森的小组估计,如果现在的厄尔尼诺周期持续下去,那么2010年很有可能将是最热的一年。至少,科学家估计,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可导致全球温度变化大约0.2度。

太阳活动周期的特别变化,如在太阳极大期,也可以导致地表温度的增高,反之,在太阳活动较弱的太阳极小期则会使温度变冷一点儿。

过去几年,是一个太阳极小期,太阳黑子之多非常罕见。太阳活动较弱的时候,可以导致来自太阳的总能量减少大约10%,可使地表温度下降少许。总体来说,太阳极小期和极大期可导致温度的变化不会超过0.1度。

汉森说:“2009年,很明显,尽管根据卫星数据显示是太阳极小期的最低年,全球暖化现象并没有停止。”

大气中的微小粒子称气溶胶,也可以影响气候。火山爆发是硫酸盐气溶胶的主要来源,可以通过将太阳的辐射反射回太空来抵消全球暖化。过去,菲律宾的皮纳图博和墨西哥的埃尔奇琼火山的大爆发曾导致地表温度下降多达0.3摄氏度。但2009年,没有迹象表明火山爆发有显著影响。

同时,来自化石燃料燃烧的其它气溶胶,可以通过反射或吸收阳光来改变地表温度。汉森的研究小组估计,气溶胶有可能抵消一半的人为温室气体所造成的暖化。但他也警告说,还需要对这些难以捉摸的微小粒子进行更多地测量。

编者按:如果气溶胶真的能“抵消一半的人为温室气体所造成的暖化”,那么由牲畜排放的温室气体对全球暖化的贡献将会比目前估计的51%还要高很多。

摘译自NASA:2009: Second Warmest Year on Record; End of Warmest Decade


新聞 | NASA在北極地區發現了200萬個甲烷排放熱點
新聞 | NASA:厄爾尼諾現象結束 地表溫度驟降1度
新聞 | NASA最新衛星圖顯示全球地下含水層下降驚人
新聞 | NASA和NOAA: 2014年成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年
圖片 | NASA衛星圖片:俄國東部和中國東北部洪水
圖片 | NASA: 氣候變遷正在使亞馬遜雨林退化
新聞 | NASA稱氣候變遷致全球40%陸地生態系統改變
新聞 | NASA稱氣候變化致全球40%陸地生態系統改變